博士生姓名: 宋冰
年级专业: 2015级 公共管理
导师姓名: 金承刚
答辩时间:2023年6月2日(周五)15:30-17:00
答辩地点: 后主楼20层2026会议室
论文题目:年龄、慢性病、失能对长期照护需求的影响
——因果中介效应分析
简 介:
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高达 2.8 亿人,占总人口的19.8%,有近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约占老年总人口的20%。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数量不断增加,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升高。我国长期照护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快速社会转型、新型城镇化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人口持续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带来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传统养老功能弱化,难以负担日趋沉重的长期照护职责。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将是我国未来几十年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挑战。
当前我国对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影响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既往文献大多采用回归分析集中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有无配偶、城乡居住等社会学人口学特征探索相关影响因素,或仅考虑到年龄、患有慢性病种类等健康程度、以及能力、失能程度中单个因素或两个因素组合对老年人照料护理需求影响;年龄、慢性病、失能三种因素对老年人照料护理需求影响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相关因素是直接影响长期照护,还是通过中介作用影响长期照护,目前还不清楚,且既往研究很好控制混杂因素和数据独立性的不多。另外,多数研究只是评价了各项因素影响失能老年群体长期照护需求的程度,未对此类因素切实具备因果关系与否给予验证,也没有考虑慢性病、失能的中介效应,可能导致对影响因素实际作用的低估。
本研究在对长期照护、失能、慢性病等概念及概念的测量、对长期照护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混杂因素的控制、以及国内外年龄、失能、慢性病对老年人照护需求作用机制等大量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基于安德森理论基础,构建了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理论框架。基于 2015 年组织进行的第 4 次我国城乡老年群体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运用 STATA17.0 软件描述老年人对照护的需求情况,利用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主要因素,利用广义结构方程模型和因果中介处理效应(Paramed)探讨分析年龄、慢性病、失能对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政策建议。
答辩组成员:
梁小云(主席):五大联赛网站 教授、博导
田明(委员):五大联赛网站 教授、博导
杜本峰(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教授、博导
于石成(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员
孟宪范(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答辩秘书:杨慧敏 2021级博士生